搜索 登录

数智养老·群英荟萃—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交叉人才群英会成功举办

点击:10    发布/更新时间: 2025-05-15

2025512日,正值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和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护理学科周迎来重要学术盛会——以“数智养老·群英荟萃”为主题的交叉学科人才群英会。此次活动由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主办,吸引了来自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老龄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等校内院系学者,以及华东医院、口腔医院等附属医院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护理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前景。

校庆百廿启新程 学科交叉破壁垒

今年恰逢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作为学校庆祝活动的一部分,本次群英会承载了更为深远的意义。护理学院党委书记包江波在致辞中强调:“从‘博学笃志’到‘切问近思’,两个甲子的精神传承指引我们以科技之光回应时代命题。面对全球老龄化挑战,如何让人工智能的精度与护理专业的温度共融共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她指出,本次群英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护理学科从“单一输出”向“多元协同”的有效举措,期待今天的思维碰撞激荡出智慧火花,让技术创新成为托举“夕阳红”的有力臂膀。  

人机协同创范式 科技向善解难题

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卢暾教授作《人智协同赋能数智养老——以人为中心的计算视角》主题报告。他以老龄为中心的人智协同服务为例,模拟典型场景、剖析特征问题,展示了当前研究的挑战与最新进展。针对人智协同中的隐私信息识别与控制、个性化内容审查与修复、大模型价值观评估等各类问题,卢教授提出未来技术设想——全生活场景数智养老的“中国方案”,也为老师们开启了数智养老的无限可能。

多元视角激荡 创新构想落地

互动环节中,现场气氛热烈,多位专家学者就各自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原华东医院护理部主任白姣姣老师针对人工智能如何帮助老年患者提高康复训练的精准度和安全性提出了见解;口腔医院护理部刘晓芬主任关注如何利用智能化手段辅助实现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而护理学院梁燕副教授表达了利用人智协同开展老年政策领域合作研究的兴趣。不同学科背景的交融,使得讨论内容丰富多彩,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护理新模式提供了宝贵思路。

站在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的历史节点上,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将继续深化“新医科”建设,致力于通过跨学科合作破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各种挑战,为老年护理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技术支持。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复旦精神,携手各界同仁,共同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