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护理未来之路:博士后交流与探索—第二届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讨会顺利举办

点击:10    发布/更新时间: 2025-04-06

2025328日,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博士后流动站研讨会,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胡雁、护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站长袁长蓉、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贾杰等专家学者,复旦大学博士后办公室副主任黄媛,出站博士后代表—海军军医大学护理系副教授王婧婷以及博士后们共聚一堂,共话护理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之路。会议围绕博士后政策解读、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博士后流动站发展研讨会的召开

会上,黄媛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学校博士后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学校构建了“全职+在职+企业联培 ”多元化培养体系,为全职博士后相应配套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支持政策。特别推出的“博新计划 ”“湘江学者 ”“ 中德博士后 ”等项目,打破国籍与年龄限制,吸引全球青年学者。目前,全职博士后超1600人,企业联培项目覆盖300余家单位,形成“学术+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博士后工作办公室黄媛副主任的专题分享

出站博士后代表—王婧婷副教授以《学科交叉视角下的数智健康管理科研创新》为题,分享了博士后阶段的宝贵经验。她认为博士后经历即是学术沉淀期也是职业蜕变期。在这个阶段,学者既要保持独立科研创新能力,又要承担团队支撑和研究生培养的双重职责,这种"教学相长"的互动模式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出站博士后代表—海军军医大学王婧婷副教授的专题分享

在专题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重点探讨了国家最新博士后政策,包括放宽"同站同学科"比例限制、外籍博士后年龄放宽至40岁等利好举措。会议通过护理与康复学科融合、护理APP开发等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临床需求主导+  术辅助"的学科交叉创新模式。专家们一致强调,要推动博士后向"独立PI"角色转变,培养其科研领导力和国际视野。

本次研讨会的成果为新时期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