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重逆行,同心战疫——护理学院举办天使艺术节开幕式暨护理人文大讲堂
点击:2238次 发布/更新时间: 2020-05-14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497名白衣战士勇敢逆行,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用精湛的技术和满腔的热血构筑起守护生命的屏障。5月12日下午,护理学院举办2020年天使艺术节开幕式暨护理人文大讲堂,邀请到援鄂医疗队的优秀护士代表以及医疗队领队代表来到现场,同时首次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向在线观看的同学们分享嘉宾们的战“疫”事迹。本次直播吸引了近4000余人同时在线观看。
开幕式伊始,直播间内播放了护理学院学生自制的抗疫纪念视频“平凡天使”。视频结束后,护理学院党委书记包江波老师进行开幕致辞。包书记强调,今年是“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也是复旦开设护理教育100周年,全体复旦护理人都应在疫情期间身体力行地弘扬“立德、明志、精业、奉献”的护理精神,每一位护理学子都应向优秀前辈看齐,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
在“与病魔决战”板块,三位分别在武汉和上海抗击疫情第一线的优秀护士,为同学们分享了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治疗经验和工作故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浦东院区手术室专科组长、华山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朱禛菁老师分享了她在武昌方舱医院C区的工作经历。针对患者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情绪,华山医院医疗队采取严格的每日排摸,将有特殊情况的患者登记在案,工作之余时常和病人聊聊家常,开展心理辅导,双方的信任在沟通中不断加深。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护理部护士柴玲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90后”抗疫护理人的故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本次新冠肺炎的定点收治医院,医院的“90后”们在疫情期间做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经过疫情的洗礼,他们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监护室护士、北大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校友叶晶老师分享了她作为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的经历。在援鄂过程中,她收到了来自复旦护理学院的慰问与关怀,让她感受到五湖四海的复旦护理人都在不同的地方为同样的目标战斗。
在“初心与使命”版块,援鄂医疗队火线入党的两位护士党员带来了战疫路上的思想历程和党员担当。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A护士长、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徐璟老师,在武汉新冠肺炎救治的“暴风眼”——金银潭医院北三病房担任病区护士长。徐老师说,初心就是做人做事的原始动力、原始心愿,所有人不忘初心,才能共同追逐伟大的中国梦。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副护士长、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黄莉莉老师,同样在金银潭医院工作。对黄老师而言,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奉献给需要的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每一张笑脸,就是脚踏实地地实践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平安的后盾”版块,两位老师从管理者的视角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组织管理为抗疫活动提供保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总指挥马昕老师讲述了自己管理援鄂队伍的心得体会。马老师说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为华山医院的工作反复“点赞”,但他认为这军功章的一大半应当给护理人员,因为护士们在日常照护中接触病人时间最长、用“话疗”方式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最多,居功至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胡静老师从管理者的角度,分享了在儿科战线上的防疫工作。由于儿科病例的特殊性,医院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完成筹建了一个新综合内科病房,并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同时在3小时内组建队伍前往金山公共卫生中心,开辟了上海市新冠肺炎儿科救治的第二战场。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向嘉宾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老师们热烈互动。从老师们的回答中,同学们了解到护士们用自己的“女性力量”,为病人提供的各项心理慰藉;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者如何迅速制定各项管理流程,执行者如何关注到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所有医护人员共同携手保障医院内部的安全;以及众多年轻护士面对疫情迎难而上、贡献青春的“90后”力量。
在最后的嘉宾寄语环节,老师们纷纷为广大同学送上自己的祝福。胡静老师表示,未来大家会有很多的付出,但会有更多的收获。朱禛菁老师则希望同学们在10年之后依然激情不变、热情不变、温情不变。黄莉莉老师敦促正处于人生黄金时期的同学们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在人生道路上交出自己的合格答卷。柴玲老师说,平安复学来之不易,希望未来与更多优秀的护理后辈携手共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个月艰难的时光里,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深深地鼓舞着每个人,激励着斗志。未来全体复旦护理人将共同秉承优良传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再接再厉,真情奉献,为健康中国建设、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