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在复旦大学成立

点击:3547    发布/更新时间: 2014-05-23



复旦新闻文化网新闻中心讯  经长期酝酿和准备,由复旦大学牵头,上海市四大高校护理学院及33所知名医院加盟的全国护理领域首家区域性循证护理中心“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 520日在复旦大学挂牌。
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成立对提升上海市护理学科的综合研究实力、促进上海地区学术和临床优势的有效整合、建立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促进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该中心设立在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下设办公室、研究室;其管理委员会由上海市卫生计委、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相关高校和医院代表组成,学术委员会由护理界国内外知名循证专家组成。
据介绍,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胡雁教授任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主任;副主任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徐建鸣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护理部主任吴蓓雯。
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为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处处长张勘;副主任委员为上海市护理学会理事长翁素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包志宏、汪玲等。 
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为胡雁;副主任委员为中山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师徐建鸣、华山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师蒋红、瑞金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师吴蓓雯、长海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师张玲娟和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护师施雁等。
上海市各高校护理学院、上海市相关医院领导等共200多人出席大会。
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夏景林代表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出席会议,并与张勘一起共同为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成立揭牌。
夏景林、张勘、翁素贞、胡雁等先后致辞。
张勘以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身份向受聘者颁发聘书。
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周英凤主持开幕式。

据悉,上海市目前拥有护士5.5万;有10所院校开设护理大专教育,5所高校开设护理本科教育和护理硕士教育,4所大学开设护理博士教育,1所大学设立了护理博士后流动站;尽管上海市护理学科正在积极发展和稳步攀升,但研究和实践之间依然存在很大的距离和脱节,为此,2012年国际护士大会提出“循证护理实践”,呼吁全球护理“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弥补证据和实践之间的差距”
据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胡雁教授介绍,该中心成立后,将以促进上海市护理学科的科学性、协作性、国际化为宗旨,具体任务包括加强国际化循证护理人才的培养,利用循证护理国际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每年组织12次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积极拓展循证护理教育模式,为国家及上海市培养循证护理专门人才;在循证实践方法论指导下,组建项目团队,制定基于证据的临床护理实践系列指南,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咨询;促进科研成果向临床的应用和转化,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的护理决策提供依据;遵循循证实践原则,应用科学评估手段,对现有护理技术和新开发的护理技术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性评估;在“上海市循证护理研究基金”的基础上,向国内外相关机构申请和筹集研究经费,以促进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循证护理网络资源平台,定期更新和发布循证资源和研究结果,促进循证资源的传播和利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定期召开国际、国内循证护理学术会议和发布“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学术简报”,以扩大国内外学术影响力。
据悉,上海市的循证护理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0411月,复旦大学就与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合作,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循证护理研究机构—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开展了如何发展循证护理模式、如何推广循证实践理念和如何建设多层次循证护理教育模式,以及如何推动循证护理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重要研究;并在翻译国外循证护理资源、引进国外优秀护理证据资源、评价国内护理研究、构建循证护理资源网络平台、构建基于证据的本土化临床实践指南和推动证据的应用和转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10年来,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翻译并更新证据2000余篇、发表论文70余篇;在护士进修杂志刊登“循证护理理论与实践”专栏43篇、在中华护理杂志刊登最佳实践专栏27篇、发表系统评价10余篇、构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12篇、完成证据应用项目18个、出版教材2本、开设课程3个、建成专业网站1个、数据库1个,证据实践基地1个。该中心的“循证护理模式构建与临床应用研究”2012年荣获第十届上海护理科技奖一等奖,2013年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系列成果,为复旦大学成为全国循证护理的牵头机构和成立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幕式后,举行了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首次学术论坛,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王吉耀教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执行主任 Zoe Jordan 教授和胡雁应邀作题为“中国循证医学的发展历史、现况和方向”、“循证卫生保健:展望更美好的全球健康”和“循证护理实践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好评和欢迎。